1、控制回撤至关重要
控制回撤对于投资过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投资者而言,回撤意味着资产的缩水,会影响其投资信心。当账户资产净值出现 50% 的回撤,后续需要取得 100% 的上涨才能回到原先的净值水平。
从心理层面来说,回撤带来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可能会导致投资者做出非理性的决策,如恐慌性抛售,而这种行为往往会使投资者错过市场后续的反弹机会。
从投资组合的角度来看,控制回撤有助于维持组合的稳定性和持续增长能力。一个高回撤的组合可能会因为市场波动而遭受重创,使得组合难以在长期内保持稳定的收益轨迹。例如,一个回撤幅度较大的权益基金产品在行情调整中可能会亏损严重,即使后续市场反弹,也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元气。
2、控制回撤的几种方式
(1)多元配置
多元配置是控制回撤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将资金分配到不同类别、行业、风格的资产,可以降低单一资产或市场波动对投资组合的影响。例如,将资产配置在股票、债券、商品等多种资产类别中,当股票市场表现不佳时,债券可能会因为其固定收益的特性而提供一定的缓冲。
在行业配置方面,不同行业在经济周期中的表现不同。例如,在科技行业面临估值过高的泡沫破裂时,传统的消费行业和公用事业行业可能相对稳定。通过在多个行业间进行配置,可以避免投资组合过度依赖某一行业,从而降低回撤风险。
(2)风险预算管理
这是一种根据投资组合的风险承受能力来设定最大可容忍回撤幅度的方法。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提前确定一个风险预算。例如,设定投资组合的最大回撤幅度为 10%。在投资过程中,当组合的净值回撤接近这个阈值时,就需要及时调整投资组合(如降低股票仓位,增加现金或债券等低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减少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
(3)仓位管理
根据市场行情和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灵活调整仓位是控制回撤的重要方法。当市场处于下跌趋势或风险增加时,适当降低仓位。例如,在权益市场出现明显的顶部信号,如估值过高、交易量异常放大等情况时,可适当减少股票的持有比例,转而持有现金、货币基金等流动性较好的资产,避免市场下跌时对投资组合造成较大损失;而在权益市场上涨趋势明显时,可以适当增加股票仓位来获取收益。
(4)对冲工具的应用
对冲工具可以帮助投资者对冲市场风险。例如,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如果投资者担心股市整体下跌,可以通过卖出股指期货合约来对冲股票组合的系统性风险,当股市确实下跌时,股指期货的盈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股票组合的损失。
3 、控制回撤和获取收益是否矛盾?
控制回撤和获取收益并不是一对矛盾,一定程度上两者可以相互协调。
在短期内,控制回撤可能会对收益的获取产生一定的限制——采取保守的投资策略来控制回撤(如增加债券比重、降低股票仓位等),可能会使投资组合在市场上涨时的收益不如那些高风险、高仓位的组合。但长期来看,控制好回撤有助于实现资产的稳定增长和持续收益——一个回撤较小的投资组合更有可能在多次市场波动后保持稳定的净值增长,这是因为较小的回撤使得组合在市场反弹时能够更快地恢复净值,并且有望在长期内积累更多的收益。
假设有两个投资组合,A 组合回撤控制良好,每次市场调整时回撤幅度较小;B 组合则在市场调整时回撤较大。经过多次市场波动后,A 组合由于能够更好地保持资产规模,其在后续的市场上涨中可以更有效地获取收益,最终在长期收益上可能超越 B 组合。而且,控制回撤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波动性,使得投资者更有可能坚持长期投资,不因市场的大幅波动而频繁赎回或调整策略,从而可以减少因非理性操作而错失收益情形的发生。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数据、信息、观点和判断仅是基于当前情况的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且今后可能发生变化。基金投资有风险,既可能产生收益也可能发生损失。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及市场上其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公司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