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网络信息安全,共同维护金融秩序

时间:2019-04-15

互联网深入生活、移动支付也逐渐普及。然而,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带了信息安全问题。为了防范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犯罪,投资者需注意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在保护自身财产安全的同时,为维护金融秩序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个人信息类别
1.身份信息:各种身份证件的证件号码(如身份证、护照、军官证等)、个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姻和家庭状况、联系方式、家庭住所或工作单位地址等都属于身份信息。
2.个人财产和信用信息:个人收入、名下的不动产、车辆状况、纳税额、公积金缴存金额等,以及信用卡还款、贷款偿还情况等一切能用于评估财力和信用度的信息。
3.账户和交易信息:账户、账户开立时间、银行账户信息、开户行、账户余额、账户交易记录等,以及在各类金融机构进行业务过程中产生的信息。
4.网络行为等其他信息:上网行为记录、上网时间、上网地点、网站访问行为、通讯信息、通话记录、聊天记录、个人视频、照片等。

二、如何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1.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保管好个人身份证号、手机号、网银用户名、登录密码、银行卡交易密码等个人信息,不要在不熟悉的网站上输入,不要相信任何套取身份证号、手机号和密码的行为,也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您的身份证号、手机号、密码等信息。妥善保管或及时清理各种纸质的银行单据、信用卡账单、基金报表、快递单等含有个人信息的单据凭证。

2.不轻易透露密码、验证码
通过安装防火墙或杀毒软件等软件,提升自己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使用的安全性,防止来自互联网的恶意攻击;电脑及手机上各种软件的登录、支付密码应尽可能使用较为复杂的组合,以此保障个人账户的安全性,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开通短信认证及短信提醒功能。不要随意点击短信、网页中包含的的链接或浮动弹窗,更不要轻易输入动态验证码或将验证码转告他人。保管好个人账号、密码等信息;慎重选择安全工具保障个人支付安全;网购时尽可能通过正规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易,交易时建议二次确认网站地址栏中的网址是否正确。

3.不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网站链接
请勿登录来历不明的网站并留意地址栏域名的变化。不要轻信任何假借机构名义发布的虚假信息,不要轻信陌生邮件、短信、电话等方式通知的有关网站系统升级、安全认证工具升级和修改密码等内容。警惕各类以系统升级等理由要求客户输入银行卡账号、密码等个人资料信息的链接及网站提示。谨防钓鱼网站;不在社交媒体群聊中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审慎参与网络调查活动等。

4.不向未经核查的账户打款
合法经营机构以公司名义对外开展业务,通常不会使用个人账户或非本机构账户进行收款。投资者在汇款环节应当格外谨慎,如有必要,可拨打经营机构官方客服电话核实账户信息。如果收款账户为个人账户或与该机构名称不符,投资者应注意核实,切实保护自身财产安全。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有关监管部门。

5.不连接未经核实的WIFI
切勿随意连接公众WIFI、扫描非官方二维码或点击陌生号码为您发送的短信链接进行上网,以防被不法分子通过手机木马病毒获取个人信息,尤其在转账或支付时更需提高警惕。

三、维护金融秩序,从我做起
牢记“四个合法”原则,即合法机构、合法场所、合法人员、合法产品或服务。投资者应选择合法机构在合法营业场所中,接受合法从业人员推荐的合法产品或服务。投资者可以通过监管部门官网查询机构信息及产品的批复与备案信息。同时,投资者可以关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信息公示专栏,查询非法仿冒机构黑名单等信息。